2008年1月16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十一版:民生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耕牛被从牛棚牵到了交易市场
警方提醒:“亡牛补牢”犹未晚
本报记者 汪嘉林 通讯员 章莉 谢炜力

  “盗窃耕牛的贼终于被抓住了!”这一消息引来了安吉县报福镇洪家村村民的欢呼。
  “多亏了民警同志啊!不然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”对于洪家村村民李德业来说,家里的几头耕牛几乎是他对生活的所有希望,案件的迅速破获,让他的生活恢复了平静。

  耕牛失踪了
  李德业家的生活过得并不宽裕,为了能让生活更有奔头,夫妻俩几年前买下了两头耕牛,在春季专门为别人耕地赚点钱。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,李家的生活也有了改善,李德业还用赚来的钱继续买耕牛。
  很快,李德业家有5头耕牛了。看着这些任劳任怨的耕牛,李德业充满感激,只要不是农忙时节,他常常待在牛棚里,为耕牛刷刷毛,打扫打扫卫生。很多人都说李德业把这些耕牛看成了自家的亲人。
  不久,意外事件发生了。2007年10月3日一大早,李德业发现家里少了一头耕牛。李家人四下寻找,可就是不见牛的踪影。
  “难道耕牛自己跑出去了?”李德业反复回想,记得前一晚将拴牛的绳子系得非常结实,而且牛棚的栅栏也是用细铁丝固定的。耕牛如果是自己出去的,不可能一点点痕迹都没有。
  李德业一直等到了当天下午,他希望耕牛能自己走回来,可是奇迹并没有发生。于是,他向报福镇派出所报了案。

  警方抓获偷牛贼
  李德业到了派出所之后才发现,原来耕牛失踪并不只是自己一家,同村的好几个村民都来报案了。
  办案民警火速赶往现场进行勘查。由于已经时隔整整一个上午,现场情况已被破坏得相当糟糕。尽管如此,办案民警还是发现了蛛丝马迹,初步断定这些失踪的耕牛确系被盗。
  “到底是何人所为?被盗的耕牛又去向何方?”办案民警告诉记者,此起案件发生在凌晨,根据当地人的生活习惯,根本不可能有目击证人,而且事主没有及时报案,在现场能够提取到的线索可谓少之又少。
  尽管如此,警方还是通过种种迹象初步理出了条理。办案民警告诉记者,他们认为同村人作案的可能性极大。
  正当警方对案件紧锣密鼓展开侦查之时,类似案件再次发生。11月9日,李德业家其余的耕牛在一夜之间全部不翼而飞,附近的一些村庄也相继传来耕牛被盗的消息。办案民警再次进行了现场勘查。
  几天之后,一条信息引起了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:洪家村41岁的陈某可能参与了浙皖交界处的多起耕牛交易。信息很快得到了确认。公安部门从外围的调查中了解到,陈某并没有生产、经营耕牛的记录。陈某用来交易的耕牛来自哪里?几经走访取证,公安机关确认,陈某系耕牛盗窃案的重大嫌疑人。就在公安机关准备对陈某实施抓捕的时候,有犯罪前科并感到情况不妙的陈某开始四处逃窜。经过近半个月的侦查布控,11月23日凌晨,犯罪嫌疑人陈某在安吉县某旅馆被抓获。

  警方提醒:
  “亡牛补牢”应是首要环节
  据陈某交代,他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共盗窃作案9起,盗窃耕牛11头,其中8头已经在耕牛交易市场进行贩卖,另外3头还未来得及处理。
 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,到目前为止,陈某因涉嫌盗窃罪已被批准逮捕,案件还在进一步处理之中。陈某的作案地点涉及孝丰、报福和章村等地,涉案价值达到了三万余元。“其实在办理这个案子的时候,我们也很有感触。”办案民警说,警方在数次的现场勘查中发现,所谓的牛棚就是用竹片围起来的栅栏,而大门更是只用一根细铁丝固定,没有任何的防范作用。
  “第一次案件发生之后,虽然有部分村民对牛棚进行了改进,但绝大多数村民还是没有从案件中吸取教训。”办案民警告诉记者,老话说不怕贼偷只怕贼惦记,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事主疏于防范而成了被偷对象。所以啊,充分做好防范工作,及时“亡牛补牢”是避免类似案件再次发生的第一道环节。